多元解纷打造和美乡村——河北丰南西葛镇“心庭”诉源治理模式纪事
- 时间:
- 来源:中国旅游网
近年来,随着乡村转型发展不断加快,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且呈现纠纷主体多元化、利益诉求复杂化、纠纷类型多样化等新特征,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。
今年4月,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镇党委、政府与辖区人民法庭紧密对接,以“多元解纷、和谐平安,法驻心田,幸福长伴”为主旨,以“公平公正公开、合情合理合法”为原则,立足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、关口把控、内外衔接等四个方面,全链条构建了“心庭”这一乡村诉源治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共调解处理纠纷39件,其中涉及婚姻纠纷8件,家庭纠纷4件,邻里纠纷16件,宅基地纠纷5件,劳务纠纷6件。
“化解千家事,温暖万人心。大量矛盾解纷解决在萌芽、化解在基层,夯实了乡村振兴根基,铺就了和美乡村建设的和谐稳定底色。”西葛镇党委书记么晓军说。
断好家务事 娘仨释前嫌
某村73岁的村民刘某一儿一女,都早已成家立业。可儿媳总觉得老人偏心女儿,致使婆媳之间、姑嫂之间心生罅隙。今年4月的一天,刘某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,姑嫂之间发生了口角,甚至大打出手,儿媳甚至扬言要离婚。为此,刘某找到了村主任,村主任调解未果后,求助镇“心庭”。庭长黄志民详细了解了情况,决定去刘某所在村村委会进行现场调解。
4月10日,黄志民携工作人员早早来到某村村委会。姗姗来迟的儿媳见到婆婆和小姑就像见了仇人一样。黄志民安抚了众人的情绪后语重心长地说:“家和万事兴,家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,不要因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。出现问题时,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通;从别人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疯。”质朴的“庄稼嗑”,在情在理的“家长话”,让三人渐渐化开心结。经过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导,儿媳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主动向婆婆和小姑认错。娘三相拥而泣,重归和睦。
“乡村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,必须整合力量、多元解纷。”么晓军介绍说,“心庭”治理模式在前端化解上坚持力量资源、制度规范、平台应用同步发展,在关口把控上深化诉调对接、特邀调解、司法确认多元协同,在内外衔接上发挥人民法庭的桥梁、窗口作用,建立健全覆盖镇村的纠纷预防化解链条和网格。为此,这镇成立了镇党政一把手任主任,司法所所长任庭长,镇专职调解员、村支部书记、村民代表、乡贤人士等为委员的调解委员会,“一人一把号,同吹一个调”,凝聚起乡村诉源治理的强大合力。
兄弟阋于墙普法化干戈
5月22日,某村的冯某老夫妻俩步履蹒跚地来到西葛镇“心庭”,未曾开口先落泪。原来,今年75岁的冯某,刚成年之际父母就撒手人寰。为了抚养3个年幼的弟弟,冯某一直没有结婚,兄弟4人相依为命。其间,冯某共操持盖了九间平房。1992年,45岁的冯某才与现在的妻子结婚。当时三弟就以大哥年龄已大、大嫂又有三个儿子为由极力反对这桩婚事,大哥与三弟从此断了往来。现在,已入住老年公寓的四弟承诺把自己原来住的三间房送给老三。但老四住的房子房本是大哥的,大哥不同意,因此大哥与三弟之间又发生了激烈争吵,对立情绪十分严重。黄志民了解了事情原委后,决定进行调解,避免矛盾激化加剧兄弟隔阂。
黄志民先是动之以情,讲明弟兄几个自幼相依为命,如今理应亲上加亲,大哥也有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力,再耐心地给老三讲解按照《继承法》关于继承顺序的规定,老四将房子送给老三不具法律效力。经过一番普法,老三恍然大悟,为这些年自己的不当行为后悔不已,并有意缓和和大哥之间的紧张关系。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,三弟向大哥赔礼道歉,兄弟二人抱头痛哭,和好如初。
“乡村矛盾冲突种类繁杂,调解中不仅要对症下药、付出耐心,还要普及法律知识。”在基层司法战线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的黄志民深有感触地说,“只有每个公民都知法、守法,乡村治理才更加有效,社会才会更加和谐。”
据了解,西葛镇“心庭”乡村诉源治理模式既立足当下抓末端、治已病,又着眼长远抓前端、治未病,建立了纠纷登记、日排查、周研判、月汇总制度,特别是将普法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,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,让法治理念根植于心、践之于行。
纠纷巧化解 乡村更和谐
越支某村村南有块约11.7亩的土地,种有870棵树,此地块原承包主系张某某。今年2月该村发包此地块时,李某某中标打算种植水稻。今年5月底,原承包主张某某种植的杨树未到砍伐期,不能腾地,新承包主李某某眼看无法插秧,心急如焚,双方矛盾升级。李某某风风火火来到镇“心庭”求助,黄志民深感事情的严重性,立即联系村委会,与村主任一起现场勘察后,和双方当事人坐在一起,共同商榷解决方案。一个小时过去了,两个小时过去了……双方当事人各说各理互不相让。黄志民深思熟虑后,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,最后达成和解协议:李某某自愿将承包合同交由越支某村村委会处理,放弃对此地块的承包经营权,张某某对李某某前期投入的秧苗、化肥等给予5000元的经济赔偿,双方以后别无其他任何纠葛。自此,一场“剑拔弩张”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,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“心庭”解心结,同心筑和谐。西葛镇“心庭”乡村诉源治理模式,坚持系统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,推动社会治理资源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,最大限度解纷于萌芽、止讼于未发,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赋能。(作者:方冰)